1998年6月2日在赞比亚卢萨卡拍摄的肯尼思·卡翁达(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赞比亚政府17日说,赞比亚开国总统肯尼思·卡翁达当天在首都卢萨卡因病逝世,享年97岁。

赞比亚内阁秘书西蒙·米蒂说,卡翁达于当地时间17日14时30分在卢萨卡一家军事医院因病逝世。此前,卡翁达因身体不适于14日住院接受治疗。

米蒂表示,卡翁达的葬礼安排正在进行中,所有悼念活动将严格遵守新冠防疫规定。

赞比亚总统埃德加·伦古当天对卡翁达的逝世表示哀悼,宣布赞比亚进入为期21天的全国哀悼期,其间暂停一切娱乐活动并降半旗。

卡翁达生于1924年4月,被誉为赞比亚“国父”,是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他领导赞比亚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并于1964年赢得国家独立,于1964年10月至1991年11月担任赞比亚总统。

卡翁达长期致力于非洲的团结统一和赞中关系长远发展。1964年10月29日,赞比亚成为南部非洲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卡翁达曾多次访问中国,用“全天候朋友”形容赞中、非中关系。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对卡翁达先生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向赞比亚政府和人民以及卡翁达先生的家属表示诚挚慰问。

赵立坚说,卡翁达先生是国际知名的老一辈非洲独立运动领导人、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曾为赞比亚国家独立和南部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作出历史性贡献。他说,卡翁达先生是中赞关系的奠基人,长期致力于中赞友好事业,曾创造性提出“全天候朋友”一词,对中赞关系进行了准确而生动的定位。卡翁达先生还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大家熟知的“三个世界”理论就是主席1974年在会见卡翁达先生时提出的。

“我们对卡翁达先生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向赞比亚政府和人民以及卡翁达先生的家属表示诚挚慰问。”赵立坚说,中方愿同赞方一道,把中赞和中非友好合作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卡翁达被誉为赞比亚“国父”,是英勇的非洲反殖民斗士,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创造的“全天候朋友”概念历久弥新,生动描述了中赞、中非关系。

卡翁达1924年4月生于赞比亚北方省,当过教师和中学校长。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投身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在领导赞比亚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并于1964年赢得国家独立后,卡翁达担任该国总统,直至1991年11月。

卡翁达长期致力于促进非洲的团结和统一,是非洲联盟前身非洲统一组织以及不结盟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在今年5月25日“非洲日”,非盟授予卡翁达特别奖,表彰他为非洲和非洲人民解放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卡翁达深受赞比亚人民爱戴,大家亲切地叫他“KK”(肯尼思·卡翁达的英文缩写)。卡翁达办公室14日发布他住院的消息后,赞比亚民众纷纷祈祷,希望他们的“KK”能闯过这一关。17日,互联网上先传出卡翁达去世的消息,很多赞比亚民众在社交媒体上留言,盼着卡翁达能再次发布视频与民众互动,打破去世的“谣言”。

赞比亚总统埃德加·伦古17日在社交媒体上说,全国民众都为卡翁达的逝世感到悲伤,他是非洲人民的偶像。

卡翁达不仅是非洲民族解放运动斗士,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亲历了中赞关系发展的重要时刻:1964年10月25日,他在赞比亚独立后第二天就宣布同中国建交,10月29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赞比亚由此成为南部非洲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他曾在联合国大声疾呼,联合国没有新中国的代表是错误的,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作出贡献。

1967年,卡翁达首次访华,受到主席、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卡翁达曾回忆说:“当时中国还处于经济困难时期,但是为了支援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维护独立,打破殖民主义和种族隔离主义的封锁,毛主席果断决定援建坦赞铁路。”

卡翁达说:“这条播下中非友谊种子的铁路被坦赞两国乃至整个非洲的人民称为自由之路、友谊之路。”

那次访华后,卡翁达创造性地提出了“全天候朋友”这个名词。此后,“全天候朋友”多次在不同场合被用来形容中赞、中非关系。

1974年,卡翁达再次访问中国。毛主席在与卡翁达的谈话中正式提出了“三个世界”理论,宣告中国与包括赞比亚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坚定地站在一起。

2009年11月,卡翁达赴华接受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评选的“中非友好贡献奖”,位居“感动中国的五位非洲人”之首。卡翁达说,自从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就看到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中国的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他说,相信在新的时期,非中友好合作关系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卡翁达一直关心赞中关系发展。即便从国家领导人位置上退下来且年事已高,为了深化赞中友谊与合作,他总是亲力亲为。2017年1月,卡翁达出现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举办的中国庙会现场,饶有兴致地观看中国文艺演出。兴之所至,他还伴随音乐跳起赞比亚传统舞蹈,赢得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今年4月,中国驻赞比亚大使李杰到卡翁达住所为他庆祝97岁生日。卡翁达当时表示,愿继续见证赞中合作取得更大收获。当天,卡翁达回忆起与中国领导人交往的点滴和中国援建坦赞铁路的往事。当得知位于卢萨卡的坦赞铁路纪念园项目正顺利推进、预计将于年内竣工时,卡翁达十分高兴。曾在2019年5月出席纪念园开工典礼的卡翁达当即与李杰大使约定,届时将参加纪念园的开园仪式。

中国与赞比亚于1964年10月29日建交,赞是南部非洲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两国传统友谊深厚,双边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

卡翁达总统执政时期(1964-1991年),中国积极支持赞政府巩固政治独立、反对西方殖民主义控制的斗争,援助赞建设的坦赞铁路成为中赞乃至中非友好的丰碑。中赞关系也随之发展和密切。卡翁达总统任期内曾4次访华,他称中国为“可信赖的全天候朋友”。

多党和爱国阵线先后上台,中赞关系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双方高层保持密切交往,各领域友好往来稳步推进。

中赞政府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共同推进“一带一路”相关合作。

2月,伦古总统就湖北省暴发新冠肺炎疫情致习主席慰问信。4月,伦古总统致函习主席感谢中方支持赞抗击新冠肺炎疫情。7月,习主席同伦古总统通电话。中方向赞方提供多批抗疫物资援助。

1967年以来,中国承担了坦赞铁路、公路、玉米面厂、纺织厂、打井供水等共70余个项目,为赞方援建了体育场、医院、学校等多个项目。 两国先后签署了多份重要双边协议及文件。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